家庭教育中的“孙子兵法”

2015-04-14 14:15qiuqiu

  ]家庭教育跟战场有得一比,家庭教育的方法跟“孙子兵法”一样,也是高深莫测的,一下是一些故事分享,希望对于父母们有用啦!

  1、学会当好“配角”

  案例:唐爷爷的儿媳生了一对双胞胎,全家特别高兴,两亲家对小宝宝喜欢有加。为了满足两亲家对第三代的亲情,也为了给自己儿子媳妇彻底“减负”,决定将这对双胞胎“一分为二”异地喂养,老大全托给外公、外婆;老二寄养在爷爷、奶奶家,每隔一个月才回家与父母团聚一次。身为父母反倒一身轻松,仍过着小夫妻新婚期的悠闲生活,而身为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却全身心地进入角色,不管白天黑夜,围着孩子“吃喝拉撒”转,用他们的话说,如同自己又多添了一个小儿子和小女儿。

  观点:由于生活压力和社会竞争,祖辈参与孙辈教育必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。但是祖辈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与亲子教育相比,毕竟是一个配角,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感和安全感是一种天然的情感关系,谁也无法取而代之。祖辈教育固然有其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,但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难以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,在家庭生活中,常对孩子过度限制和保护,处处百依百顺、迁就、溺爱,心甘情愿成为孩子的“防空洞”,容易使孩子养成“以我为中心”的性格,对幼儿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。所以,祖辈在对孙辈教育中,关键是如何擅长用其长而避其短,合理定位,做到不错位,不越位,乐于当配角。

  2、要无缝隙“衔接”

  案例:丁爷爷的孙子今年3岁,从今年起,丁爷爷就开始培养孙子独立吃饭的习惯,虽然孩子吃饭速度慢些,衣服会弄脏,但丁爷爷坚持不懈。但每次去外婆家,外婆总是自告奋勇地喂小外孙吃饭,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吃饭习惯处在进两步退一步的境地。

  观点:孩子的外公外婆与爷爷奶奶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,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背景,因此养育孙辈在客观上会存在差异。但为了第三代的成长,两亲家必须不断充电学习,不能倚老卖老,各行其是,只有相互沟通,相互尊重,在科学养育的前提下,做到无缝隙“衔接”,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。

  孙辈教育有招数日前,在金宝贝早教机构上海普陀中心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首发式,上海家教专家乐善耀将自己当了5年外公的亲身体验和感悟,总结成亲孙教育读本——《乐爷爷的“孙子兵法”》,全书既体现祖辈对孙辈的融融亲情,又不越俎代庖、不迁就溺爱、更不固执己见……提倡祖辈以“开明、开心、开窍”来享受天伦之乐;还为0~6岁的宝宝家庭提供了46个隔代教养的招数,通俗、智慧、趣味,操作性甚强。

  3、形成家教“合力”

  案例:饭桌上放着青菜、红烧肉和鲫鱼汤。冬冬的筷子似乎成了红烧肉的“直通车”。妈妈说:“冬冬,你已经成了小胖墩,不能光吃肉,不吃青菜。”一边说,一边将青菜夹到冬冬的饭碗里,谁知冬冬马上嘟起了嘴巴,把碗一搁,两道眼泪似泉水般往下流。这时,冬冬首先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奶奶。奶奶的心开始“软”了,她马上用筷子夹起一块红烧肉,放到冬冬的饭碗里。冬冬妈妈“寸土不让”,从冬冬碗里夹起那块大肉,放进自己的嘴里。“哇……”冬冬放声大哭,奶奶又夹起第二块肉放进冬冬的饭碗。

  观点:面对孩子的偏食,家庭中每一位成员必须建立“统一战线”,形成教育合力。作为冬冬的奶奶不能没有原则的迁就孙子的不合理要求,甚至抵消儿媳对冬冬的教育。如果我是冬冬奶奶,面对孙子的目光,首先应态度鲜明,对孙子表明自己的观点:多吃蔬菜,才能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壮。积极鼓励孩子多吃蔬菜,当好儿媳的配角。如果“这一招”仍然无效的话,那么与其在孩子面前与冬冬妈妈“对着干”还不如暂时回避,使冬冬失去一个支撑他的“靠山”。

  小编总结:家庭教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。对付小孩,虽然不是对付敌人,不过面对小孩各种各样的“招式”,稍有不留心,大人们很有可能会招架不住。以上故事只是家庭教育中部分现象,唯有多多学习,多多防备,才能在家庭教育中占据最有利的形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