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胎
一.葡萄胎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,间质高度水肿,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,水泡间相连呈串,形如葡萄,也称水泡状胎块(HM)。
二.葡萄胎患者需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,辅助检查包括:1.盆腔超声2.胸部X线检查3.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定量检测4.全血细胞分析5.肝肾功能6.甲状腺功能7.血生化检查8.血型筛查
三.治疗手段选择:
1.有生育要求:负压吸宫和刮宫术(手术最好在超声监测下进行)
2.年龄超过40岁,无生育要求有恶变倾向,小葡萄,血HCG异常增高,可手术切除子宫。
四.发生葡萄胎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高危因素:
1.年龄>40岁
2.hCG>100000U/L
3.子宫异常增大
4.黄素化囊肿直径>6cm
有高危因素且无法进行hCG随诊或hCG随诊结果不可靠的患者,可以考虑在清宫时给予甲氨蝶呤(MTX)或Act-D预防性化疗。
五.随访
治疗后1个月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;治疗后每1-2周行hCG检测直到正常;然后继续检测hCG至连续3次正常;每3个月1次,共2次。
在监测过程中,如hCG变化水平提示葡萄胎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(GTN),则按葡萄胎后GTN处理。
六.葡萄胎后GTN的诊断
1.hCG水平至少3周连续4次测定呈平台(±10%);
2.hCG水平至少2周连续3次测定上升(≥10%);
3.hCG水平在葡萄胎清宫后6个月仍未正常;
4.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绒癌;
5.出现转移病灶。
七.葡萄胎后GTN的初始治疗:初始治疗方法根据是否存在子宫外转移而定。
1.若无子宫外转移,可以考虑再次扩宫和刮宫或者全子宫切除术,术后每2周检测1次hCG,直至连续3次正常后,改为每月检测1次,连续监测6个月。若监测过程中hCG持续高水平(平台或上升),则需要化疗。
2.若存在子宫外转移,直接给予化疗。
3.依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绒癌和出现转移性病灶的GTN,直接按照GTN处理。